来源:品源医疗时间:2019-12-6浏览:3832
人到中年,骨量容易因各种因素丢失。现在大家都有体检的习惯,测一个BMD(骨密度)低于一个标准差SD以上,成为骨量减退,小于2.5SD,便会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如果进行过骨密度检查的人都知道,它可以帮助鉴别骨质疏松症,及早预防骨折的发生,检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等。
关于骨密度,有这样一个标准:
正常骨密度:骨密度在年轻人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内(+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的1~2.5个标准差(-1~-2.5SD);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2.5个标准差(低于-2.5SD);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的降低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尤其是女性朋友,在绝经之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骼代谢受影响,使得骨骼中的钙结合能力降低,骨钙丢失也就更为明显。
其实,有很多原因容易丢失骨量。
(1)年龄:青春期是骨量最高时期,30岁时达到峰值。随之逐渐降低,年纪越大,丢失越多。
(2)性别:女性下降速度高于男性。
(3)性激素:缺乏雌激素丢失越多。
(4)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运动过少、酗酒、光照不足、缺钙、缺维生素D、蛋白质缺乏、肌减少、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等。
骨密度是骨骼矿物质密度的简称。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多种原因使体内钙盐流失,骨密度低下,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等病症,尤其是绝经期的妇女更为明显。骨质疏松症平时不易察觉,直到发生骨折才被重视,而且随着病情加重骨折率会逐年上升且致残率很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虽然骨密度检查现在在我国的各大医院都可以进行,但还是有很多体检的人因为不了解骨密度检测的具体方法或者对骨密度检测存在一些误解,而最终放弃这项检查。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骨密度仪分为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和超声骨密度仪两大类。骨密度检查在医院检查也是比较方便的,希望广大中老年朋友们对此引起重视。
骨密度测定检查是通过扫描检查的方式,对人体骨骼矿物质含量进行检测,从而对人体骨骼强度作出判断,准确地发现有无骨质疏松及其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早期体检和诊断极为重要,要随时关注自己的骨骼情况。
日常如何提高骨密度?做好以下三点:
1、饮食上注意补钙
补钙最好的食品就是牛奶,另外,芝麻浆、海带、豆腐、虾皮钙的含量也比较高。专家平时煮汤时可以用虾皮代替味精,以此达到补钙的效果。骨头汤并不能补钙,特别是很多人喜欢喝的老火汤,除了增加嘌呤以外,并不能补钙。
另外,还有些蔬菜含钙比较高的,蔬菜中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蓝、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补钙蔬菜,别以为蔬菜只有纤维。
2、增加户外运动
平时多进行户外运动,接受日照,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此外,适量服用维生素D的制剂也有有效的。皮肤只有在接受紫外线照射后才能帮助人体获取维生素D ,维生素D 一来可以促使人体对钙质的吸收,促进儿童骨骼健康发育,二来也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等老年病。
3、尝试负重运动
专家表示,生老病死、人体衰老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我们不能避免,但是我们能做得就是延缓衰老的速度,或者说让生活质量变得更好。运动就是延缓衰老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运动本身就可以增加骨的密度和强度,特别是负重运动。降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上一篇:儿童测骨密度和测骨龄有什么区别?
上一篇:儿童超声骨密度检测仪一体机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品源医疗(江苏)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30463号-1
苏械广审(文)第250618-04350号 苏械广审(文)第260202-04349号 苏械广审(文)第260202-04355号 辐射安全许可证编号:苏环辐证【C0467】网络销售医疗器械备案编号:苏徐械网销备2022231号